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>
信息動態
>
學習中心>技術資料
第一節 炭疽
來源:
www.youjizz1.cn 發布時間:2020/3/2 11:07:58
炭疽是人獸共患的急性傳染病。豬炭疽多為咽喉型,在咽喉部顯著腫脹。炭疽的病原體是炭疽。該菌為革蘭氏陽性的大桿菌,在體內的細菌,能在菌體周圍形成很厚的莢膜;在體外,能在菌體中央形成芽孢,它是唯一有致病性的需氧芽孢桿菌。芽孢具有很強的抵抗力,在土壤中能存活數十年,在皮毛和水中能存活4-5年。煮沸需15-25分鐘才能殺死芽孢。消毒藥物中以碘溶液、過氧乙酸、高錳酸鉀及漂******對芽孢的殺死力較強,所以臨床上常用20%漂******、0.1%碘溶液、0.5%過氧乙酸作為消毒劑。
一、診斷要點
豬炭疽的癥狀和病變只有參考意義,需要實驗室檢查才能確診。
(一)流行特點
各種家畜及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,豬的易感性較低。病畜的排泄物及尸體污染的土壤中,長期存在著炭疽芽孢,當豬吃入含大量炭疽芽孢的食物(如被炭疽污染的骨粉等)或吃了感染炭疽的動物尸體時,即可感染發病。本病多發生于夏季,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。
(二)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
潛伏期一般為2-6天。根據侵害部位分以下幾型:
1.咽喉型 主要侵害咽喉及胸部淋巴結。開始咽喉部顯著腫脹,漸次蔓延至頭、頸,甚至胸下與前肢內側。體溫升高,呼吸困難,精神沉郁,不吃食,咳嗽,嘔吐。一般在胸部水腫出現后24小時內死亡。主要病變為頜下、咽后、頸前淋巴結呈出血性淋巴結炎,病變部呈粉紅色至深紅色,病健部分界限明顯,淋巴結周圍有漿液性或漿液出血性浸潤。轉為慢性時,呈出血性壞死性淋巴結炎變化,病灶切面致密,發硬發脆,呈一致的磚紅色,并有散在壞死灶。
2.腸型 主要侵害腸粘膜及其附近的淋巴結。臨床表現為不食,嘔吐,血痢,體溫升高,最后死亡。主要病變為腸管呈暗紅色,腫脹,有時有壞死或潰瘍,腸系膜淋巴結潮紅腫脹。
3.敗血型 病豬體溫升高,不吃食,行動搖擺,呼吸困難,全身痙攣,嘶叫,可視粘膜藍紫,1-2天內死亡。病理剖檢時,血液凝固不良,天然孔出血,血液呈黑紅色的煤焦油樣,咽喉、頸部、胸前部的皮下組織有黃色膠樣浸潤,各臟器出血明顯,實質器官變性,脾臟腫大,呈黑紅色。
炭疽病畜一般不做病理解剖檢查,防止尸體內的炭疽桿菌暴露在空氣中形成炭疽芽孢,變成永久的疫源地。
(三)實驗室檢查
先從耳尖采血涂片染色鏡檢。有必要時,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,從尸體左側最后一條肋骨后緣,切開腹壁,采取小塊脾臟涂片染色鏡檢,然后用浸透碘酊的棉花紗布把切口填滿。對咽喉部腫脹的病例,可用煮沸消毒的注射器穿刺病變部,抽取病料,涂片染色鏡檢。采完病料后,用具應立即煮沸消毒。染色方法可用姬姆薩染色法或瑞氏染色法,也可用堿性美藍染色液染色,鏡檢時應多看一些視野,若發現具有莢膜的,單個、成雙或成短鏈的粗大桿菌,即可確診。也可進行環狀沉淀試驗和免疫熒光試驗。
二、類癥鑒別
咽喉部腫脹的炭疽病例與最急性豬肺疫相似,但最急性豬肺疫有明顯的急性肺水腫癥狀,口鼻流泡沫樣分泌物,呼吸特別困難,從腫脹部抽取病料涂片,用堿性美藍染色液染色鏡檢,可見到兩端濃染的巴氏桿菌。
三、防治措施
(一)治療 臨床上確診后再行治療時,已經太晚,難以收到預期效果,所以第一個病例都會死亡。從第二個病例起,應盡早隔離治療,用青霉素40萬-100萬單位靜脈注射,每日3-4次,連續5天,可以收到一定效果。如有抗炭疽血清同時應用,效果更佳。此外,氯霉素和土霉素等也有較好的療效。
(二)預防 炭疽是一種烈性傳染病,不僅危害家畜,也威脅人類健康。因此,平時應加強對豬炭疽的屠宰檢驗。發生本病后,要封鎖疫點,病死豬和被污染的墊料等一律燒毀,被污染的水泥地用20%漂******或0.1%碘溶液等消毒。若為土地,則應鏟除表土15厘米,被污染的飼料和飲水均需更換,豬場內未發病豬和豬場周圍的豬一律用炭疽芽孢苗注射。無毒炭疽孢苗,每只豬皮下注射0.5毫升;第二號炭疽芽孢苗,每只豬皮下注射1毫升。最后1只病豬死亡或治愈后15天,再未發現新病豬時,經徹底消毒后可以解除封鎖。
網友笑熬漿糊收集
來源:大畜牧
申明:本站點的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網站的轉摘,可能部分來源和作者名字不詳細。如果侵犯您的個人利益,請來電或者來信告之,我們將及時刪除并表示歉意。
本網站所載的各種信息和數據等僅供參考,本網站所載的觀點和判斷僅代表作者本人的客觀分析,公司并不對相關資料的準確性、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,也不對相關資料的任何錯誤或遺漏負任何法律責任。
久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国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