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場預防疾病的方法應從豬場的選址開始!
一、豬場的選址
通過豬場的選址與鄰近農場在一定范圍內的合理分布,疾病傳播、空氣質量等方面的問題會得到盡量解決。
二、圍欄
三、路面清潔
建立規定,盡量避免外來運輸車輛進入豬場。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,應該在入口設置消毒池,防止疾病被帶入豬場。通過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,可以盡量減少疾病傳播所帶來的影響。
四、通風換氣(打開出氣口)
五、來訪者
盡量限制外界人員進入豬場。來訪者進入豬舍前,首先應該要求洗澡,然后到更衣室換上專用于豬舍的服裝。豬場至少應該提供給來訪者連體工作服和靴子,并在進入豬場前洗手,必須保證參觀過程中清潔的區域與污染的區域完全隔離,防止交叉感染。在每棟豬舍和敏感區(如產房)的門口,用裝有消毒液的容器消毒每個人的靴子。
六、寵物
為防止疾病傳播,狗貓等寵物不得進入豬舍。
七、用具
盡量不要使用外界的工具,在每個區都配備專用的工具(如掃帚、鐵鍬)。
八、飼料及其保存
豬場自己配制飼料,飼料原料的衛生一定要嚴格管理。
九、糞便清理
糞便盡量采取衛生的方式,糞便最好集中貯存,便于通過排污措施清空。
十、尸體的貯存與清理
十一、害蟲
十二、豬只的運輸(運輸與轉移)
應該從健康度高的豬場引進豬只,并且盡量減少從不同豬場引種。新引進的豬進入豬場一周內,與其他豬接觸前,應將其安排在隔離區分開飼養,以便確定其健康狀態。此過程可改進為:使用豬場內的“標記”豬,同時也作為“致污”豬,這樣可以保證引進豬只很好地適應新環境。4至5周后,如果豬不攜帶疾病,而且適應了豬場的微生物環境,再將其引入繁殖種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