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form id="f9fj9"></form>
    <form id="f9fj9"><nobr id="f9fj9"></nobr></form>

    <address id="f9fj9"><listing id="f9fj9"><meter id="f9fj9"></meter></listing></address>

    <form id="f9fj9"></form>

          <form id="f9fj9"><nobr id="f9fj9"><nobr id="f9fj9"></nobr></nobr></form>
          <form id="f9fj9"></form>
      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>信息動態 >學習中心>技術資料

            第十二節 豬痢疾

            來源:www.youjizz1.cn 發布時間:2020/3/23 10:41:53
              豬痢疾豬痢疾是一種危害嚴重的豬腸道傳染病。其特征為大腸粘膜發生卡他性出血性炎,進而發展為纖維素性壞死性炎。主要癥狀為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。本病可使病豬死亡,生長發育受阻,飼料利用率降低,給養豬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。
              本病的原發性病原體為豬痢疾密螺旋體,大腸內固有的厭氧菌能協助螺旋體定居,使病變趨嚴重化。豬痢疾密螺旋體有4-6個疏螺彎曲,兩端尖銳,呈螺旋線狀,長6-8微米,能活潑運動,為革蘭氏陰性,能產生溶血素和有毒性的脂多糖。豬痢疾密螺旋體對外界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,在25℃糞內能存活7天,在4℃土壤中能存活18天。對消毒藥的抵抗力不強,一般的消毒藥能迅速將其殺死。 流行病學: 一、診斷要點根據流行特點、臨床癥狀和病變特征可作出初步診斷。在類癥鑒別困難時,應進行實驗室檢查。
            (一)流行特點本病只發生于豬,最常見于斷奶后正在生長發育的豬,仔豬和成豬較少發病。病豬、臨床康復豬和無癥狀的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,經糞便排菌,病原體污染環境和飼料、飲水后,經消化道傳染。易感豬與臨床康復70天以內的豬同居時,仍可感染發病。在隔離病豬群與健康豬群之間,可因飼養員的衣、鞋等污染而傳播。此外,小鼠和犬感染后也可排菌。 本病的發生無季節性,傳播緩慢,流行期長,可長期危害豬群。各種應激因素,如陰雨潮濕,豬舍積糞,氣候多變,擁擠,饑餓,運輸及飼料變更等,均可促進本病發生和流行。因此,本病一旦傳入豬群,很難肅清。在大面積流行時,斷乳豬的發病率可高達90%,經過合理治療,病死率較低,一般為5%-25%。
            (二)臨床癥狀潛伏期長短不一,一般為10-14天。本病的主要癥狀是輕重程度不等的腹瀉。在污染的豬,乎每天都有新病例出現。病程長短不一,偶爾可見最急性病例,病程僅數小時,或無腹瀉癥狀而突然死亡。大多數呈急性型,初期排出黃色至灰色的軟便,病豬精神沉郁,食欲減退,體溫升高(40.0-40.5℃),當持續下痢時,可見糞便中混有粘液、血液及纖維素碎片,使糞便呈油脂樣或膠凍狀,呈棕色、紅色或黑紅色,病豬弓背吊腹,脫水,消瘦,虛弱而死亡,或轉為慢性型,病程1-2周。慢性病豬表現時輕時重的粘液出血性下痢,糞呈黑色(稱黑?。?,病豬生長發育受阻,高度消瘦。部分康復豬經一定時間還可復發,病程在兩周以上。
            (三)病理變化病死豬顯著消瘦,被毛為糞便污染。病變主要在大腸(結腸、盲腸),而小腸沒有病變。急性期病豬的大腸壁和大腸系膜充血、水腫,當病情進一步發展時,大腸壁水腫減輕,而粘膜炎癥逐漸加重,由粘液性出血性炎癥發展至出血性纖維素炎癥,表層粘膜壞死,形成粘液纖維蛋白偽膜。病變分在部位不定,可能分布于整個大腸部分,或僅侵害部分腸段。病的后期,病變區擴大,呈廣泛分布。
            (四)實驗室檢查常用鏡檢法。取新鮮糞便(最好為帶血絲的粘液)少許,或取大腸粘膜直接抹片,在空氣中自然干燥后經火焰固定,以草酸銨結晶紫液、姬姆薩氏染色液或復紅染色液染色3-5分鐘,水洗陰干后,在顯微鏡下觀察,可看到豬痢疾密螺旋體?;驅⑸鲜霾×弦恍〉沃糜谳d玻片上,再滴1滴生理鹽水,混勻,爾后蓋上蓋玻片,以暗視野顯微鏡檢查(400倍),可見呈蛇樣活潑運動的菌體。每份病料做兩張抹片,每片至少觀察10個視野。當多數視野中有3條以上豬痢疾密螺旋體樣微生物時,可判為豬痢疾。健康豬糞中常存在少量非致病性密螺旋體,它一般只有1個彎曲,兩端鈍圓,長4-6微米,在鏡檢時應注意區別。但是直接鏡檢法對急性后期、慢性、隱性及用藥后的病例檢出率很低。最可靠的方法是采取大腸病變部一段,兩端結扎,送實驗室進行病原體的分離培養和鑒定。也可將結腸病料剁碎液給公兔腹腔注射,5-10天后穿刺睪丸,取病料涂片,染色后鏡檢,以確定診斷。 對豬群檢疫,常用凝集試驗,也可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或間接血凝試驗。豬感染后2-3周出現凝集抗體,4-7周達高峰,可維持12-13周。
              二、類癥鑒別豬痢疾應與豬副傷寒、豬傳染性胃腸炎、豬流行性腹瀉、仔豬紅痢、仔豬白痢、仔豬黃痢等鑒別,參見豬傳染胃腸炎類癥鑒別。
              三、防治措施
            (一)治療藥物治療有較好的效果,可以很快達到臨床治愈,但停藥2-3周后,又可復發,較難根治。對本病有效的治療藥物很多,列述如下,供選用。若發現療效不佳,應迅速更換。
              1.痢菌凈治療量,口服每千克體重5毫克,1日2次,連用3-5天。預防量,每噸飼料50克,可連續使用。
              2.痢立清治療量為每噸飼料50克,連續使用。預防量與治療量同。
              3.二甲硝基咪唑治療用250pmm水溶液飲用,連續5天。?預防量每噸飼料100克。
              4.甲硝咪乙酰胺治療用60pmm水溶液,連續飲用3-5天。預防量同治療量,即每噸飼料60克。
              5.呋喃唑酮治療量為每噸飼料300克,連用14天。預防量為每噸飼料100克。
              6.異丙硝噠唑治療用50pmm水溶液,飲用7天。預防量為每噸飼料50克。
              7.維吉尼霉素治療量為每噸飼料100克,連用14天。預防量減半。
              8.潔霉素治療量為每噸飼料100克,連用3周。預防量為每噸飼料40克。
              9.硫酸新霉素治療量為每噸飼料300克,連用3-5天。
              10.桿菌肽治療量為每噸飼料500克,連用21天。預防量減半。
              11.四環素類抗生素治療量為每噸飼料100-200克,連用3-5天。
              12.泰樂菌素治療量為每升水570毫克,連飲3-10天。預防量為每噸飼料100克。
            (二)預防本病尚無菌苗。在飼料中添加述藥物,雖可控制本病發生,減少死亡,起到短期的預防作用,但不能徹底消滅。徹底消滅主要是采取綜合性防疫措施。禁止從疫區引進種豬,必須引進種豬時,要嚴格隔離檢疫1個月;在無本病的地區或豬場,一旦發現本病,最好全群淘汰,對豬場徹底清掃和消毒,并空圈2-3個月,經嚴格檢疫后再引進新豬。這樣重建的豬群可能根除本病。當病豬數量多、流行面廣時,可用微量凝集試驗或其他方法進行檢疫,對感染豬群實行藥物治療,無病豬群實行藥物預防,經常徹底消毒,及時清除糞便,改進飼養管理,以控制本病的發展。據報道,有的病豬場采取下列凈化措施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以血痢凈(主含痢菌凈)每千克飼料1克,連喂30天;不吃料的乳豬灌服0.5%痢菌凈溶液,每千克體重0.25毫升,每日1次。每周用消毒靈或臭藥水對豬舍和環境消毒1次。每月滅鼠1次。封鎖3個月。結果停藥后4個月肛拭子培養全部陰性。
              網友笑熬漿糊收集
              來源:大畜牧
              申明:本站點的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網站的轉摘,可能部分來源和作者名字不詳細。如果侵犯您的個人利益,請來電或者來信告之,我們將及時刪除并表示歉意。
              本網站所載的各種信息和數據等僅供參考,本網站所載的觀點和判斷僅代表作者本人的客觀分析,公司并不對相關資料的準確性、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,也不對相關資料的任何錯誤或遺漏負任何法律責任。
            久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国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