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>
信息動態
>
學習中心>技術資料
第十節 豬大腸桿菌病
來源:
www.youjizz1.cn 發布時間:2020/3/23 10:41:53
細菌學:
腸桿菌是以德國的一個兒科醫生的名字命名的。大腸埃希氏菌是革蘭氏陰性桿菌,能運動,周身長鞭毛,直徑約1um,在固體培養菌上24h就可長成較大的菌落,菌落表面平滑或粗糙。
新生仔豬大腸桿菌性腹瀉:分為三類:新生仔豬腹瀉(出生后頭幾天);仔豬腹瀉(出生1周到斷奶);斷奶后腹瀉。
大腸桿菌是造成新生仔豬腹瀉和斷奶后腹瀉的最重要的病原。引起仔豬腹瀉的病原由許多,其中包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,輪狀病毒,球蟲和大腸桿菌。大腸桿菌在腸道是正常菌屬,但也可致病。致病性大腸桿菌多屬于一些特定的血清型,并產生某些非致病性大腸桿菌不能產生的毒力因子。由大腸桿菌引起的新生仔豬腹瀉多發生在0~4日齡。
流行病學:
大腸桿菌性腹瀉與病菌,環境條件和宿主因素的相互作用有關。只有吞入大量的攜帶有毒力因子的大腸桿菌才能產生腹瀉。新生仔豬從脫離母豬子宮到吸奶的期間,接觸了產房,母豬的皮膚等嚴重污染的環境引起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而導致腹瀉。
初中含有非特異性殺菌因子及特異性抗體(IgA)可以抑制致病性大腸桿菌在腸道的附著。如果母豬在產仔前末曾接觸過致病性大腸桿菌,也不會在初乳中有特異性抗體,因而,仔豬就會對大腸桿菌易感。如個別仔豬由于受傷,缺少競爭力,母豬乳汁缺乏等原因不能獲得初乳,也會對大腸桿菌易感。產房的溫度也很重要,飼養于溫度低于25℃條件下的豬腸管蠕動能力顯著降低,結果細菌排出及保護性抗體的分泌都降低。此飼養于30℃條件下的豬腸道內致病性大腸桿菌的數量最多,腹瀉更嚴重。
臨床癥狀:腸道大腸桿菌感染主要表現為腹瀉,其程度與大腸桿菌毒力因子及仔豬的年齡和免疫狀況有關。嚴重時臨床表現出脫水,代謝性酸中毒及死亡。有些情況下,特別是幼齡豬常常在沒有出現腹瀉時就已經死亡。新生仔豬下痢可在仔豬出生2~3h后發生,可影響單個豬或整窩豬。初產母豬所產的仔豬常見經產母豬,所產的仔豬更易感。如產房仔豬大量被感染,死亡率在出生頭幾天會更高。腹瀉癥狀可能非常輕,無脫水表現,腹瀉物清亮呈水樣,糞便顏色不一,從清亮到白色或稍帶程度不一的棕色。糞便可能僅從肛門滴落到會陰部,必須經過會陰部的仔細檢查才可以見到。嚴重時,少量病豬可能嘔吐,由于體液流進腸管可造成體重下降30~40%并伴發脫水癥狀,腹肌系統松弛,無力。豬精神抑郁,遲鈍,眼睛無光,皮膚藍灰色,質地枯燥,水分丟失和體重下降,不久仔豬死亡。個別豬的肛門和會陰部都可能由于與堿性糞便接觸而發炎。
病理變化:
宏觀病變包括脫水,胃擴張(在斷奶后仔豬腹瀉病例,排泄物可能包括未消化的凝乳,飼料等),胃大彎部靜脈梗死,局部小腸壁充血,小腸擴張。腸毒素性大腸桿菌(ETEC)感染并發休克時,其特征性病變是小腸壁和胃壁顯著性充血及血性腸內容物。
診斷:
糞便PH測定診斷:腸道 ETEC感染造成的分泌性腹瀉PH為堿性,而由傳染性胃腸炎病毒或輪狀病毒引起代謝紊亂的腹瀉PH多為酸性。還可以用實驗室方法診斷如菌毛黏附素測定,可用血清學方法(凝集法,免疫熒光法等),還可用單克隆抗體檢測。
治療:
應用用廣譜抗菌生。如腹速安,利高開泰。還可用具有抑制腸毒素分泌作用的藥物,如氯丙嗪,硫酸黃連素(有副作用)。
預防:
飼養管理:確保較小仔豬的生活環境保持30~34℃恒溫,而剛斷奶仔豬應在29.5℃左右恒溫。無穿堂風及熱傳導差的地板,特別是對于平均體重的仔豬因為他們的單位體重皮膚表面積達,進而失熱快。母豬應在22℃左右的溫度條件下,為仔豬提供一個較暖和的爬廳區是很必要的。產房要清潔,通風。
免疫:
對大腸桿菌感染的免疫主要是體液免疫,初期*初乳。母乳中的母源抗體,后期*腸道局部的免疫反應。較為有效的方法:將感染豬腸內容物在奶中培養后再飼喂給妊娠母豬,一般在產仔前一個月左右進行。其免疫力克持續整個哺乳期(在美國常用)。
網友笑熬漿糊收集
來源:大畜牧
申明:本站點的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網站的轉摘,可能部分來源和作者名字不詳細。如果侵犯您的個人利益,請來電或者來信告之,我們將及時刪除并表示歉意。
本網站所載的各種信息和數據等僅供參考,本網站所載的觀點和判斷僅代表作者本人的客觀分析,公司并不對相關資料的準確性、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,也不對相關資料的任何錯誤或遺漏負任何法律責任。
久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国产